曲陽雕刻之鄉
曲陽縣已擁有***雕刻大師3名,省級以上雕刻大師100余名,雕刻企業攤點2260個,從業人員達24000余人,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開采、設計、加工、銷售、運輸、安裝一體化。雕刻門類也從單純的石雕拓展到木雕、牙雕、玉雕、銅雕、不銹鋼雕等領域。
雕刻技法日臻精進,圓雕、透雕、鏤雕、浮雕等不一而足。雕刻產品種類繁多,既有傳統古建筑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1995年,國務院正式命名曲陽縣為“中國雕刻之鄉”。
曲陽之享有盛名,更因他創造了燦爛的石雕文化。相傳是張良之師 ------ 與鬼谷子齊名的黃石公著下了《雕刻天書》,才有人在黃山上創習石木雕刻。到西漢(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5 年)時期雕刻已盛,被漢武帝盛贊為“雕刻之鄉”。
從此,曲陽石雕步入輝煌,技藝日趨精湛,雕刻藝人輩出。元朝時期著名雕刻大師楊瓊雕刻的“一獅一鼎”被元世祖忽必烈稱為絕藝。清(公元 1644 – 1911 年)末藝人的雕刻“仙鶴”、“干枝梅”一舉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第二名,更使曲陽石雕聲名鵲起。
從云岡石窟、樂山大佛、敦煌石窟、五臺山佛像至阿房宮、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及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到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筑,處處都留下了曲陽人的雕刻藝術。
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雕刻藝術煥發出了新的光彩。藝人把浮雕、鏤雕、圓雕的技法和現代解剖學、透視學、美學融入雕刻技藝中,使仿古作品古樸典雅,栩栩如生,現代作品清新自然,意境幽深。
藝人中的代表人物、當代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的“臥觀音”、“三大仕”等八件作品,被國家視為珍品,收藏于中國工藝美術館。國際工藝美術大師甄彥蒼,開創了嶄新的“西洋派”雕刻技法,其雕品更神采具備。
- 上一條:第七屆中國曲陽國際雕塑藝術節
- 下一條:枯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