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的形式而生發出審美感受,是意境生成的必須條件
意境是形與神的交融統一,是屬于主觀范疇的意與屬于客觀范疇的景兩者結合形成的一種境界。
意的主觀范疇,指的是藝術創造者或鑒賞者在藝術對象的塑造或觀照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它的特征是情與理的有機統一,是藝術形象所包含的主觀感情和藝術形象所含蘊的客觀意義的有機統一。
景觀石 “石”的虛用,正在其對“意”(神)的激發。析而言之,包括對情的激發和對理的挖掘兩個層面的統一。**層面是指“石”所引發的審美感受,表現為主觀感情的流露。
第二層面是指“石”蘊含的審美意蘊的闡發,表現為審美感受的深化和審美聯想的拓展。正是這兩個層面煥發情神的虛用,才促成了意由景生、象外生境的虛境形成。
由“石”的形式而生發出審美感受,是意境生成的必須條件,也是游賞者必然的感覺反應。古人對景觀石園林石中“石”的審美感受主要有以下幾種典型評述。怪丑之美 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對園林用石中的上品——太湖石的美學意義作了闡述。
他認為,太湖石之所以為人所欣賞、珍愛,是因為它具有“如虬如鳳”“如鬼如獸”的象形,這些怪石能使人有峰巒巖壑的精神感受。陳從周《說園》中說道:“奇特之峰,其態在變,而丑石在諸品中尤為難得,以其更富于個性,丑中寓美也”。
- 上一條:景觀石在庭園造景的應用
- 下一條:別墅花園景觀之景石布置